●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单位 ● 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 ● 故宫博物院文物家具修复单位
央视一槌定音关毅聊黄杨木雕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21-09-24 收藏此页

黄杨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其硬度虽不及紫檀黄花梨,但肌理致密,软硬适中,色泽浅黄,犹如人之肌肤,且其生长缓慢,所谓千年不长黄杨木。因其天生丽质,在我国衍生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原材料的民间雕刻工艺品,主要产于浙江省乐清市。黄杨木生长缓慢,故古语有云:千年难长黄杨木。但由于其木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如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是一种雕刻小型圆雕的上佳材料。黄杨木雕最早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铁拐”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晚清民国以后的黄杨木雕圆雕小件以其古朴而文雅的色泽、精致而圆润的制作工艺,适宜把玩和陈设等特点,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清乾隆 黄杨木雕人物像

黄杨木料为乳黄色,作品上漆初呈姜黄色,后变橙黄色, 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逐渐变成红棕色,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更是珍贵。温州市乐清市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乐清黄杨木雕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乐清黄杨木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纹理、疤节、洞穴、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的韵味等自然美,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2。

黄杨木本是难得之物,这就使黄杨木雕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收藏投资的价值。况且,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者喜爱。因此黄杨木雕成为民间收藏的新贵,在拍卖市场上风头强劲,名贵精品收藏前景看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