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单位 ● 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 ● 故宫博物院文物家具修复单位
太和木作关毅《百器讲坛》——红酸枝卷草纹皇宫椅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8-04-05 收藏此页



红满酸枝卷草纹,

皇宫圈椅典藏珍;

手扶委婉通达顺,

背靠弥坚精气神。




2014APEC会议期间,颐和园听鹂馆陈设的太和木作皇宫椅(场景)      

      椅圈五接,扣合严谨,接续柔美,浑然天成,故扶手曲致,一弧婉转,若虹霓跨江,蔚成大观。背部三接,上部透雕卷草纹,居中一段洁素,尾接倒蝠壶门亮脚,且有透雕卷草纹角牙,并附上下右右,草木相生,自然通幽。座面落堂做,冰盘沿线脚,面下连束腰,束腰下膨牙鼓腿,温厚内敛,阳线交圈,圆满温融。马蹄内翻,下承托泥,并垫龟足,以杜浸腐。



      圈椅,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交椅发展而来。从它弧弯的搭脑可以看出,圈椅亦有唐代月牙凳的身影,是交椅、月牙凳与凭几的结合体。经宋至明隆庆、万历年间,圈椅已基本定型。由清雍正时期的内务府造办处广木作研制的皇宫圈椅,将卷草纹用于圈椅,使圈椅又多了一种款式。其做工和用料都特别讲究,是雍正时期“内廷宫造式样”务必“精细秀雅”的经典之作。



    打造一把经典的清式皇宫圈椅,讲究“型材艺韵”,也就是造型、选材、工艺和韵味。我们不妨从这四点入手,来了解皇宫椅的诞生过程。

  打造一把经典的清式皇宫圈椅,讲究“型材艺韵”,也就是造型、选材、工艺和韵味。我们不妨从这四点入手,来了解皇宫椅的诞生过程。



    确定了木材,接下来就是开料解板。根据需要开出椅子各个部位的板料,然后进行烘干处理,充分干燥,以防成品后开裂变形。开好的板料需要放置两到三个月,以确保木性稳定。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选料,芯料和靠近外皮的料不能用。芯料密度不实抽涨大,皮料棕眼粗大,纹理不好看,都达不到制作皇宫椅的用材标准。开料解板之后便是下料开方,也就是精准下料。大边、抹头、腿枨、牙板是椅子主要用料。料下好后,开始精加工,首先涉及到榫卯结构。

    皇宫椅的榫卯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除了椅圈使用的楔钉榫,楔钉榫的榫和卯非常严谨,只要楔形榫不退,整个椅圈左右前后都会纹丝不动,非常牢固。这个过程包括雕工,线条是否流畅,刀痕是否明显,都是判断雕工好坏的标准。皇宫椅的雕工主要体现在扶手和靠背板亮脚,雕花的边缘要求做到圆润自然,图案活泼生动。

  各个部件精加工完毕,接下来进行修边和刮磨。虽然说现代加工机械省了不少物力人工,但打磨的效果却丝毫不差。不管纯手工制作还是有高科技设备辅助,皇宫椅由历史传承而来的意境和神韵依赖于对造型比例的把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懈怠。构件打磨完毕后进行组装。构件的安装具有严格和科学的顺序。椅子成型后,需要进一步刮磨,最后进行烫蜡。明火烫蜡可以使家具最快的裹上一层包浆,让家具表面达到一种温润通透的效果。这样,一把精美典雅皇宫椅最终打造完成。

太和木作·APEC精品紫檀皇宫椅






主讲者

关毅


      字道远,号理成居士。满族镶黄旗人。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宫廷家具修复专家,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北京家居协会红木委员会 常务副会长,北京世纪宣和中式古典家具技术研究院院长,太和木作创办人,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研究项目负责人。


下一篇:没有了